企业与农户合作:模式选对事半功倍 全球观热点
(相关资料图)
笔者近日在闽北某茶村调研,发现村内大小茶企共有8家,与农户的合作模式分为三种。由于模式不同,导致不同茶企的目标定位、经营状态和发展潜力区别较大,在此作一个系统比较,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借鉴。
模式一:“公司+农户”。茶企没有自己的茶园基地,只负责生产和销售,并根据每年实际生产需求向农户收购茶青。采用这种模式的茶企共有4家,几乎都是外来企业,在本村无亲无故,而且企业规模相对较小,企业老板主要时间精力都在外地对接销售市场。
模式二: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。茶企通过流转或者购买,拥有自己的茶园基地。采用此种模式的茶企共有3家,都是本村人。他们雇佣工人进行茶山管理和茶青采摘,甚至自己也参加劳动,并且负责茶叶生产和销售。由于工人难找,而且成本较高,以至于他们的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茶山管理上,挤压了茶叶生产和销售空间,每年只能生产几百斤干茶,销路大多以老客户为主。此外,他们的茶山基地都限制在50亩以内,若想再增加亩数,便有心无力。
模式三: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。村里只有1家茶企从2017年开始选择此种模式。这家茶企通过组织合作社,发展茶农社员,要求他们按照规范管理茶园和采摘茶青,茶企以高于市场价30%的价格收购茶青。到目前为止,这家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茶农会员一路发展到如今的74户会员,企业规模也越做越大,2022年生产了3万公斤干茶。不仅如此,这家茶企还注册了10多个商标,赢得众多茶企大赛奖项,品牌也获得了一定市场认可。
比较而言,三种模式下的茶企在企业规模、产品品质、资金压力、品牌打造、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差异很大。第一种模式由于没有自有基地,如同树木没有根须,导致茶青品质良莠不齐,很难通过产品品质赢得市场认可,品牌打造也如同空中楼阁。此外,由于和农户都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每年茶青收购时都要现场结清费用,导致资金压力较大,企业难以做大做强。
第二种模式下,企业主既要管种植,又要管生产,还要管销售,横跨一、二、三产业,非常吃力,以至于规模很难做大,并且难以腾出时间来打造品牌和推销产品。虽然自有基地能够保证产品品质,但由于都要自己雇佣劳动力,出工不出力现象时有发生,以至于茶山管理成本偏高,因此并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。
选择第三种模式的企业目前发展最好。这家企业通过合作社模式,约束茶农按照标准管理茶山和采摘茶青,一方面使得茶农获得了更高收益,另一方面也使得茶企收购的茶青品质得到保证,双方互利共赢。农户自己采茶,不存在监督成本过高问题。茶企则不用被琐碎的茶园管理所困扰,能够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企业品牌,做好市场营销,因此品牌效益逐渐凸显。由于合作社成员较为固定,茶企可以等到茶叶销售之后再支付茶青费用,资金压力得以解决,实现轻装上路。
方法对了,事半功倍。茶企在选择发展模式时,需要根据自身定位选择合理模式。茶企和茶农需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合理分工。如此一来,茶农获得了种植环节的前端利润,而茶企则获得销售环节的后端利润,实现双赢。(山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