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出身寒门、娶了名将之女,飞黄腾达之后却家破人亡
元载是唐肃宗、唐代宗两朝重臣,出身寒门,少年孤苦,读书十分勤勉,写得一手好文章。早年,元载做过新平尉,以后又在黔中和洛阳做过判官,这期间他娶妻成家,妻子是王忠嗣的女儿,字韫秀。
(资料图)
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在征讨吐蕃时战死,幼年的王忠嗣在皇宫中长大。成年以后,王忠嗣雄毅寡言,颇有武略,也因此很受唐玄宗的器重,委他以军中重任。王忠嗣没有辜负皇上的恩遇,屡立战功,曾经出任河西、陇右、朔方、河东等四镇节度使。
王忠嗣镇守太原的时候,把他的女儿韫秀许配给元载。当时元载位卑身贫,丈人府里的人对他都很轻慢,在日常的交往当中,远近亲朋也都毫不掩饰对元载的嫌恶,对他的态度就像对待乞丐一样。
元载自然把这些看在眼里,妻子王韫秀为丈夫感到不平,趁机劝他再好好读一些书,以求进身,说:"我还有些嫁妆,虽然不多,帮你用来读书却也够用。"
于是元载决意到长安去闯一闯,元载带着妻子来到长安,多次写文章议论时事,表达自己的政见,很得唐肃宗的赏识。以后陆续出任祠部员外郎、洪州刺史、户部侍郎和江淮转运使等职务,最后更任宰相。
唐代宗大历五年,元载协助皇上除去宦官鱼朝恩,从此深得皇上宠信。代宗皇上向来崇信佛教,大小政事全部推给臣子们去做,自己安心事佛,元载的权力因此越来越大,日渐骄肆。
权势显赫的元载自然忘不了收刮钱财,这位曾经贫贱的书生在积累财富方面很有些能量,单是宅院就置办了多处,极尽奢华。比如他在皇城东面的大宁坊和南面的安仁坊各有一处豪华的宅第,长安城外筑有别墅亭榭,在东都洛阳也有阔大的产业。
当初元载贫贱之时,王氏慧眼识英雄,在众人鄙视元载的时候倾心扶助,对元载有知遇之恩,所以元载富贵之后,对这位结发妻子全无约束,《新唐书》中因此称王氏"悍骄戾沓,载叵禁"。
元载贵为宰相之后,亲朋们都从太原赶到长安来会亲戚。王氏在心里一直没有原谅这些嫌贫爱富的姊妹和亲朋,她客客气气迎接他们,把大家安置在宰相府中,吩咐婢女在西院里张挂起几十条华丽的丝帛,每条都有三十丈长。又在地上排列二十多只金炉银炉,炉中燃起异香,香烟袅袅而上。
一切都布置好了,王氏再请亲戚们到西院去散步。亲戚们看见满院的绮丽丝绸,大惊失色。王氏在一旁故意问婢女这是怎么回事,婢女们答道:"今天天气晴好,所以把相公与夫人的衣料拿出来晒一晒。"
王氏点头,对着众位亲戚说:"真想不到,我们这一对乞丐夫妇混到今天,总算也有了几件遮身的粗布衣服。"
亲戚们被她的话羞得无地自容,讪讪地离开。富贵以后,王氏对别人从不吝啬,常常拿出珠玩衣服馈送外人,但对自己的亲骨肉却是一毛不拔。显然,当年元载与王氏贫贱时,这些人对他们夫妇的羞辱她一直没有忘记。
不过,总体而言,贵族出身的王氏看待权势和富贵的态度要比元载清醒一些,她曾写诗提醒元载,荣华如过眼烟云,他们有必要收敛一下。
元载擅权纳贿,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,代宗自然早有耳闻,私下里也曾经劝诫过他,元载都当成耳旁风,全不理会,继续贪腐专权,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。
大历十三年,元载和王缙被收押,元载的儿子和众多亲信被捕。代宗赐元载自尽,元载的三个儿子被赐死,元载的父亲和祖父也被发冢弃尸,家庙被毁,各处的府第也被查没入官。可以说是家破人亡,抄了个干干净净。
元载还有一个女儿,在资敬寺为尼,法号真一。元载身败之后,真一也被没入官中,做了掖庭的官伎。
真一身在深宫,对家人的结局一直没有确实的消息。唐德宗继位之后,有一次把真一叫到面前,亲口将元载已死的消息和家人的下落告诉她。真一闻讯扑倒在地,痛哭失声,哀伤之态令人动容。两边近侍慌忙大声斥责,都被德宗拦住。
关于王韫秀的下落,一种说法是代宗皇上宽恕了她,令她入宫,做一名秉笔记事的女史官,王氏宁死不从,很有性格,不愧是名将的女儿。另一种说法是王氏死在京兆府的杖刑之下,《新唐书》则称王氏和几个儿子一样被赐死,总之是未得善终。
于左 撰